如何实施干熄焦工艺
实施干熄焦工艺主要涉及到干熄焦系统的操作和控制,以下是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:
一、干熄焦系统的组成
干熄焦系统主要由红焦装入系统、冷焦排出系统、干熄炉及供气装置、气体循环系统、锅炉系统、水处理系统等组成。主要设施包括干熄炉、装入装置、排焦车、提升机、电机车及焦罐台车、焦罐、一次除尘器、二次除尘器、干熄焦锅炉单元、循环风机、除尘地面站、水处理单元等。
二、干熄焦工艺的实施步骤
红焦装入:
电机车牵引焦罐台车与拦焦车对位后,旋转焦罐开始旋转,将红焦装入焦罐。
焦罐装满红焦后,电机车牵引焦罐台车走行至干熄炉提升井架底部,经APS定位夹紧后,将装满红焦的焦罐提升至干熄炉上方。
装入装置打开到位后,提升机将焦罐下降至干熄炉内,焦罐底门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打开,红焦落入干熄炉内。
惰性气体循环:
循环风机鼓入低温惰性气体至干熄炉冷却段,与红热焦炭进行热交换。
惰性气体吸收焦炭显热后温度升高,从干熄炉环形烟道排出。
热量回收:
高温惰性气体进入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交换,产生蒸汽。
蒸汽可用于发电或其他工业用途。
惰性气体再循环:
冷却后的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内,进行下一轮的热交换循环。
冷焦排出:
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出,通过排焦装置和运焦皮带送至指定位置。
三、干熄焦操作的注意事项
中控操作注意事项:
监视电视画面,确保焦罐底门无夹焦、轴心钩到位、焦罐着床到位。
注意气体分析仪、皮带秤、料位计等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,及时进行调整和校正。
根据生产情况及时调整排焦量和循环风量,保持系统稳定。
现场操作注意事项:
检查焦罐盖固定螺丝的损坏情况,防止固定衬板脱落。
注意检查除尘系统、水冷套管等设备的密封性和运行状态,防止吸入空气或烧坏内部保温材料。
定期检查各水泵的油杯油位,确保油位在中间油位以上。
四、干熄焦工艺的优化措施
循环风量调整优化:
根据生产情况合理调整循环风量,确保预存室压力和锅炉入口压力的稳定。
在检修或停排焦时,根据检修时间和锅炉入口温度的变化情况,逐步降低循环风量。
锅炉水位稳定控制:
参照除氧器给水量、锅炉给水量和排污量以及蒸汽蒸发量来控制锅炉水位。
调节锅炉给水泵出口压力调节阀和锅炉给水液位调节阀的开度,确保水位稳定。
主蒸汽温度调节:
提前调整减温水量,避免温度下降过快或过慢。
根据锅炉入口温度和循环风量的变化情况,及时调整减温水量和蒸汽放散量。
延长水冷套管寿命:
控制水冷套管内焦粉在高料位附近排灰。
定期对水冷套管进行排污和清洗。
调整内套外套水为长流水量合适,并根据出炉多少更改时间间隔。
综上所述,实施干熄焦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操作和参数设置,同时还需要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。

版权声明:本站所发布信息均整理自互联网具有公开性、共享性的信息,发布此信息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更正、删除。